台日鐵道文化外交又一進展 日本鐡道博物館首辦台灣鐵路文化展
照片前排右起:日本鐵道博物館館長大場喜幸、駐日副代表周學佑、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鄭銘彰、駐日代表處台灣文化中心主任曾鈐龍
為推廣台灣鐵道文化,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台灣文化中心與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於今(10)日合辦「搭火車,品台灣:台灣鐵路便當物語」展開幕活動,並宣佈文化部明年2月將於每年吸引80萬以上人次入場參觀,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大宮鐵道博物館首次舉辦台灣鐵道主題展,預計將讓更多日本民眾看見台灣鐵道文化,為台灣鐵道文化的一大進展。
本次在駐日台灣文化中心舉辦的展覽為明年2月大宮鐵道博物館台灣鐵道展的前導展,開幕儀式邀請駐日本代表處副代表周學佑、日本鐵道博物館館長大場喜幸致詞,現場還有來自日本鐵道文化、出版、漫畫等台日文化界人士出席,共同推薦本次展覽。
周副代表表示,台灣與日本地理相鄰,歷史連結,長期交流匯聚出許多共同的記憶以及歷史文化。「鐵道」、「便當」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共同詞彙,當「鐵道」、「便當」兩字連結在後,更形成一種特殊的情感,代表的不僅僅是經濟實惠、美味可口的在地美食,而是會加上歷史文化與個人酸甜苦辣的成長經驗和故事。這是一個非常感動的感覺,全世界大概只有台灣人和日本人可以理解。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鄭銘彰導覽「搭火車,品台灣:台灣鐵路便當物語」展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鄭銘彰指出,鐵博籌備處的首次海外展覽,用這個最能反映台灣當前廣受歡迎的鐵路便當的理由,除了便當是台日兩國文化共通語言,這種已經內化為台灣人的味覺記憶及鐵道故事,表達了台灣在地文化價值,放入國際時顯得格外有特色,也就是「愈在地、愈國際」的道理。鐵博策展團隊從文獻資料中和口述歷史中梳理出歷史、文化與人文的交互影響,介紹不同時期的台灣鐵路便當與相關的珍聞軼事,例如日本時代主要車站鐵路便當菜色與評價、戰後台鐵便當代名詞排骨飯的淵源與秘辛,展覽呈現了台日兩國鐵道文化的淵源與發展過程的異同。
日本大宮鐵道博物館館長大場喜幸致詞時,除了對特展給予高度的評價外,也預告2025年2月下旬在大宮的鐵道博物館將與鐵博籌備處及駐日台灣文化中心合作推出台日鐵道主題的企劃展,屆時會融合更多台灣與日本鐵道相關文物與故事,做為台日兩個主要鐵道博物館去年7月簽署交流合作協定之後的初步成果。
《鐵路便當之旅》系列漫畫的監修櫻井寬及鐵道便當職人李玉霞回憶當年的鐵道交流
開幕活動特別安排台鐵台北餐廳經理退休的李玉霞女士及領班退休的黃明珠女士,分享她們多年的製作經驗與美味背後的故事,現場也送上了飄著濃濃台灣味的排骨便當,讓出席的來賓們驚艷不已。這是兩位職人的監製指導下,請熱心的台僑協助調理,讓今天與會的貴賓在參覽特展之餘,還有「色、香、味」的感官體驗,為開幕活動增添了熱鬧的互動。
出席開幕活動的日本鐵道界、文化界的來賓相當踴躍,除了鐵道博物館大場喜幸館長、荒木文宏副館長之外,還有日本鐵道保存協會前顧問名取紀之、熱愛台灣的鐵道攝影作家結解喜幸、鐵道人網紅豐岡真澄、鐵道旅行作家白川淳、交通新聞社編輯主幹助川和彥、一般財團法人台灣協會理事岡部千枝、公益社團法人日本觀光振興協會常務理事檜垣克己等30餘名來賓。
此外,暢銷書《鐵路便當之旅》系列漫畫的作者早瀨淳、監修者攝影家櫻井寬,特別受邀到場,原因是這個系列漫畫多年前曾以專輯介紹台灣,兩位在旅行時偶遇鐵道便當職人李玉霞,並將這段故事繪入內容,李玉霞女士今天與他們重逢相見,雙方喜出望外,是開幕儀式中的溫馨插曲。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鄭銘彰與日本鐵道博物館館長大場喜幸、駐日本代表處副代表周學佑、日本鐵道博物館副館長荒木文宏(左起)宣佈明年台灣鐵道展前往前日本鐡道博物館展出。
本展展期自9月10日至11月8日,透過最能反映庶民飲食習慣的鐵路便當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風味和樣貌,連結味覺記憶和鐵道故事,品味早已內化為生活一部分的台灣鐵道文化。駐日台灣文化中心期待透過台日鐵道印象的關聯性,藉此吸引日本民眾的關心,進而促成更多日本民眾認識台灣鐵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