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網頁需要支援 JavaScript 才能正確運行,請先至你的瀏覽器設定中開啟 JavaScript。

This webpag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function properly.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settings.

Cette page web nécessite JavaScript pour fonctionner correctement. Veuillez activer JavaScript dans les paramètres de votre navigateur.

Esta página web requiere JavaScript para funcionar correctamente. Por favor, habilite JavaScript en la configuración de su navegador.

Diese Webseite benötigt JavaScript, um ordnungsgemäß zu funktionieren. Bitte aktivieren Sie JavaScript in Ihren Browser-Einstellungen.

Для корректной работы этой веб-страницы требуется поддержка JavaScript. Пожалуйста, включите JavaScript в настройках вашего браузера.

このウェブページを正常に動作するにはJavaScriptが必要です。ブラウザの設定でJavaScriptを有効にしてください。

이 웹 페이지는 올바르게 작동하려면 JavaScript가 필요합니다. 브라우저 설정에서 JavaScript를 활성화하십시오.

Tato webová stránka vyžaduje pro svůj správný chod podporu JavaScriptu. Prosím, povolte JavaScript v nastavení vašeho prohlížeče.

Ez a weboldal a megfelelő működéshez JavaScript támogatásra szorul. Kérjük, engedélyezze a JavaScript használatát a böngészőjében.

Questa pagina web richiede JavaScript per funzionare correttamente. Si prega di abilitare JavaScript nelle impostazioni del browser.

Šī tīmekļa lapa darbībai ir vajadzīgs JavaScript atbalsts. Lūdzu, ieslēdziet JavaScript savā pārlūkprogrammas iestatījumos.

Esta página da web requer JavaScript para funcionar corretamente. Por favor, ative o JavaScript nas configurações do seu navegador.

Deze webpagina vereist JavaScript om correct te functioneren. Schakel JavaScript in uw browserinstellingen in.

Ta strona wymaga obsługi JavaScript, aby działać prawidłowo. Proszę włączyć obsługę JavaScript w ustawieniach przeglądarki.

Laman web ini memerlukan JavaScript untuk berfungsi dengan betul. Sila aktifkan JavaScript dalam tetapan pelayar anda.

Halaman web ini memerlukan JavaScript untuk berfungsi dengan baik. Harap aktifkan JavaScript di pengaturan browser Anda.

เว็บไซต์นี้ต้องการ JavaScript เพื่อทำงานอย่างถูกต้อง โปรดเปิด JavaScript ในการตั้งค่าบราวเซอร์ของคุณ

Bu web sayfasının düzgün çalışması için JavaScript gereklidir. Lütfen tarayıcı ayarlarınızda JavaScript'i etkinleştirin.

Trang web này yêu cầu JavaScript để hoạt động đúng. Vui lòng kích hoạt JavaScript trong cài đặt trình duyệt của bạn.

Эн вэб хуудас нь зөв ажиллахын тулд JavaScript дэмжлэг авах шаардлагатай. Таны броузерын тохиргоонд JavaScript-ийг идэвхжүүлнэ үү.

ဒီဝန်ဆောင်မှုစာမျက်နှာကိုမှားယွင်းရန် JavaScript ကိုလိုအပ်ပါ။ သင့်ရဲ့ဘောဒီကိုပြင်ဆင်ရန် JavaScript ကိုဖွင့်ပါ။

ບໍ່ສາມາດເຮັດວຽກເວັບໄຊນີ້ໄດ້ຖ້າບໍ່ມີການສະຫລັບ JavaScript. ກະລຸນາໃຊ້ການຕັ້ງຄ່າຂອງເວັບໄຊໃຫ້ເປີດ JavaScript ກ່ອນ.

ទំព័រវេបសាយនេះត្រូវការ JavaScript ដើម្បីដំណើរការប្រើប្រាស់បានល្អ។ សូមបើក JavaScript នៅក្នុងការកំណត់របស់អ្នកក្នុងក

  荷蘭-歐盟經貿觀察第41期 - 駐荷蘭台北代表處 Taipei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the Netherlands :::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重點消息
:::

荷蘭-歐盟經貿觀察第41期

荷蘭-歐盟經貿觀察[1]

                        (41)

  • 專題分析
    1. 全球海運三強鼎立、紅海廝殺
    2. Brexit後荷蘭何去何從
    3. 2016年第1季在荷台商15強
      1. 2015年在荷台商15強
  • 經貿新聞
    1. 本期總經要聞
  1. 荷蘭小企業的營收加速成長
  2. 荷蘭臨時工人數持續增加
  3. 公司適用創新減稅的規定趨嚴
    1. Eindhoven(苑裡)市長即將換人
      1. 本期個經要聞
    2. 阿姆斯特丹調查Airbnb對房價的影響
    3. 荷蘭造船業在不景氣中逆勢成長
    4. Philips 和ASML投資新創企業

三、其他

  1. 食尚人生

 

出處:Financial Times等

作者: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沈建一,2016/05/31

全球海運三強鼎立、紅海廝殺

消息摘要

5月20日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以《Container shipping lines hit troubled waters 》(海運公司駛向紅海)為題,報導全球海運業為因應供過於求的市場現況,紛紛藉由合縱連橫、吹哨壯膽的方式來削價競爭,以下是該文分析此一變局的重點摘要:

  1. 自《上海貨櫃運費指數》(The Shanghai Containerized Freight Index)於1998年創設以來,從來不曾出現過最近1-2個月以來,這般低的運費水準。因而全球最大的《馬士基海運》(Maersk Line)公布今(2016)年第1季(Q1)的財報顯示:當季該公司平均每運送1個40呎的貨櫃,就要虧損203美元;所以該公司Q1做了50億美元的生意,而盈餘卻僅有3,7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劇減95%。事實上,全球大多數的貨櫃運輸公司的財報,都呈現赤字的虧損狀態;這是60年前,開始有貨櫃運輸以來,從未見過的慘烈局面。
  2. 去(2015)年年初為因應貨櫃輪承載能量日益變大,全球貿易量卻因不景氣而變小的海運市場,占有全球貨櫃運輸能量9%的丹麥《馬士基海運》(Maersk Line)和占13.0%排名第2的瑞士《地中海船運》(MSC),決定簽署10年期的《船隻分享協定》(Vessel-sharing Agreement),成立所謂的2M聯盟來降低成本,以便削價去搶奪海運市場。
  3. 原排名第3的法國《達飛海運集團》(CMA CGM)也為因應變局,於去年12月斥資24億美元併購《新加坡海皇海運》(Neptune Orient Lines,NOL) ,CMA CGM併入NOL後,全球貨櫃運輸能量提升至7%;同月中國國營的中遠集團(COSCO)和中海公司(CSCL)也宣布合併,合併後的《新中遠公司》(China COSCO),則以7.5%的運輸能量,排名第4。而原本以4.6%排名全球第4名的我國《長榮海運》(Evergreen),便退居第5名。
  4. 今(2016)年4月間,為對抗2M聯盟帶來的強大競爭壓力《達飛海運集團》(CMA CGM)、新中遠、長榮以及香港的《東方海外公司》(OOCL,占9%)宣布成立Ocean Alliance (大洋聯盟)的合作關係;另外,德國《赫伯羅特公司》(Hapag-Lloyd)繼買下智利CSAV之後,於4月間,宣布將再併購由中東6個產油國所設立的《阿拉伯聯合海運公司》(United Arab Shipping Company,UASC),Hapag-Lloyd若順利地合併UASC後,全球貨櫃運輸能量的占比,將提升至7.2%。屆時該公司將名列第5名,而我《長榮海運》恐再度被擠落至第6名。
  5. 上(5)月間,日本3家海運公司《商船三井株式會社》Mitsui OSK、《川崎汽船株式會社》(K Line)以及《日本郵船株式會社》(NYK)聯合遊說Hapag-Lloyd、韓國的《韓進海事株式會社》(Hanjin Shipping)、以及我國的《陽明海運》(Yang Ming Marine Transport)等成立The Alliance的合作關係,準備放手和2M以及Ocean Alliance兩強火併。如今世界的海運局面,似乎正在上演中國歷史書上3國鼎立的劇本。

觀察與解析

  1. 前(2014)年間,丹麥《馬士基海運》(Maersk Line)、瑞士《地中海船運》(MSC)、以及法國《達飛海運集團》(CMA CGM)等3強原曾研議成立歐系色彩的P3聯盟,是項構想事前似已獲歐盟和美國《公平競爭委員會》的默許,才正式端上檯面;然終未能獲得中國政府的同意,而胎死腹中。其後,才出現2M的聯盟。
  2. 本刊在第30期曾以《大就是美?》質疑海運業,在貿易成長不足以跟上規模擴大的腳步之際;一艘艘從韓國和中國的造船塢駛出,長達400公尺、可載運19,000個20呎貨櫃(TEU)以上的貨櫃巨輪,卻正不計成本地不斷建造。值此舊的貨輪淘汰不掉,新的、更大的貨櫃輪仍不斷推出之際,必將迫使各家海運公司從事激烈的割喉競爭。試想已有貨櫃船隊的載運率仍處低檔,而新的、低成本的大貨櫃輪又不斷地競相加入;大家在貿易需求仍看不出中短期內能大幅成長的此刻,仍採擴大船隊運送能量、降低平均成本的方式割喉廝殺,這究竟是票房保證?或者是票房毒藥?不無疑問。
  3. 依英國金融時報的報導CMA CGM併入NOL後,全球貨櫃運輸能量提升至7%乙節,據我長榮和陽明派駐在鹿特丹的同仁告知,CMA CGM吃下NOL後的貨櫃總運輸能量為235萬個TEUs,渠占比應已提升至11.7%,而非原報導中的8.7%。若依此核計,3國鼎立後2M占全球貨櫃運輸能量為27.9%,Ocean Alliance則為26.7%,而The Alliance約為21%;看來3國的火力可謂相當,接下去就決戰於軍師們的兵法和謀略了。
  4. 我們關心全球財經大勢的人,都注意到晚近有一種現象:就是全球任何行業只要出現供過於求、或產能過剩的情況,很少和中國經濟的興起無關。英國金融時報在今年的3月1日就曾以整版的篇幅報導,在全球海運運費低迷的情況下,國營的《上海外高橋造船廠》仍在趕造《新中遠》所訂製的11艘可載20,000個20呎貨櫃(TEU)以上的貨櫃巨輪;而同一時段的韓國造船廠,則門可羅雀。
  5. 中遠集團(COSCO)去(2015)年的帳面虧損超過8億美元,而企業負債總額超過資產2倍有餘(Debt to equity ratio);原中海公司(CSCL)的財務情況也是半斤半兩。這樣的「僵屍公司」合併後,卻還能向公營銀行取得150億美元的貸款,建造極可能會再虧錢的貨櫃巨輪,所為何來?顯然中國政府考量的不是個別的產業現象;因為《新中遠》的造船訂單能撐住同樣搖搖欲墜的《上海外高橋造船廠》,而造船廠的需求能撐住上游的煉鋼業,煉鋼業活得下去,則能幫忙再上游的煤、鐵礦業等。如此由公營銀行拿出不曉得那來、不計回收成本的錢,便可憑空創造出一連串的經濟需求,穩住工人的就業情況,中國的經濟自然能夠不斷地成長。
  6. 中國政府發展經濟的許多邏輯,其實就這麼簡單,所以幾10年來,一直都有舉世共睹的好成績。這讓我想起以往年輕時在課堂上,教經濟的留美老師常說的一句話:「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現在我覺得我的老師應送到中國去「再學習」一下。同時,經濟學派中不相信企業可以「大到不能倒」的名家們,最好也應該一起去朝聖。
  7. 除此,各位也許會納悶:當今世上大型、有競爭力、叫得出名號的海運公司,為何沒有一家是美國公司?我想這得歸功於1920年美國參議員Wesley Jones為保護美國海運相關產業,所推動通過的Merchant Marine Act of 1920,也就是後來俗稱的Jones Act。這部法律的第27條規定:凡在美國領海和任兩港口間運送貨物的船,必需是掛美國旗、在美國建造、由美國人所有、以及雇用美國船員的船隻。此一規定排除了所有來自海外的競爭,保障了美國人在美國市場的利益。
  8. 這部對美國人來說,用意良善的法律,在近百年來,確實地讓美國相關產業獨享國內市場的利益;1920年迄今,國際間任何相關的談判場合,只要有對手國對此規定發出質疑或不滿,美國政府都能動用強大的國力,加以排除消音。因此,若由全球化的角度去看,這條可笑的規定長期地蔽蔭了美國人的利益;問題是被保護的法益卻愈來愈小,終至沒有一家美國的海運公司得以走出美國政府的保護傘,走進世界寬闊的大洋,和其他國家的船隊競爭。說不定這就是「天下沒有白吃午餐」的經濟哲理。
  9. 今(2016)年6月26日費時10年的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就要舉行完工典禮,新擴建的水道長366公尺、寬49公尺,能通過承載13,000個20呎貨櫃的大型貨櫃輪。據了解《新中遠》旗下全長300公尺、寬48公尺,能承載9,400個20呎貨櫃的Andronikos號貨櫃輪,也同時會在開航典禮時,通過新建造的水道。屆時這條貫穿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新擴建的人工運河,或可替企盼天明的海運公司省下些運送的成本。

 

 

 

 

 

 

 

 

 

 

 

 

出處:Financial Times暨相關網站等

作者:駐荷代表處經濟組沈建一,2016/06/02

Brexit後荷蘭何去何從

摘要和評析

英國金融時報上(5)月30日在第2版以顯著的版面刊登該報採訪荷蘭極右派政治人物Geert Wilders,暢談英國脫歐後,荷蘭何去何從的訪問稿。經過這2-3天來詢問周遭荷蘭的朋友,大家都覺得訪問稿內容,所反應的確實是荷蘭當前的主流民意,因此特別摘其重點和分析其利害如下,與各位分享。

  1. 荷蘭是1957年成立歐盟(EU)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EEC)時,6個創始會員國之一;上(5)個月Ipsos所做的最新民意調查,仍有64%的人贊成荷蘭應留在歐盟。但4月初《疑歐派》對荷蘭國會是否應批准歐盟和烏克蘭簽署的《準會員協定》,成功地發動公民投票本身所代表的意義,以及出席投票的人多數採否定態度的結果來看,荷蘭目前《疑歐派》的聲浪確實不小。
  2. 在《疑歐派》的聲浪高漲之際,一向反對歐盟集權的《自由黨》(Partij voor de Vrijheid,PVV)黨魁Geert Wilders眾議員本身和他領導的黨,目前在各項明(2017)年3月大選的民意調查中,都居於領先地位;聲望超過目前執政的《自由民主黨》(Volkspartij voor Vrijheid en Democaratie,VVD) 和《工黨》(Partij van de Arbeid,PvdA)。荷蘭向來小黨林立,如果PVV在明年的大選中勝出,Geert Wilders順利組成執政聯盟時,他就會是下任荷蘭的總理。若6月23日英國脫歐公投不幸成真,Geert Wilders又成為荷蘭的總理時,荷蘭與歐盟的關係勢將產生變化。
  3. 荷蘭人的政治思維不喜定於一尊,比較傾向散兵游勇式的分權,在該國的選舉史上,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政黨曾囊括過半數的選票;因而荷蘭人對歐盟的看法不免也會深受此思維的影響。荷蘭為重商的小國,經濟上一向主張與鄰國團結、合作求生,在西歐成立EEC前,該國就曾率先與比利時和盧森堡合組Benelux經濟同盟。
  4. 荷蘭《疑歐派》的興起,實肇始於2002年正式發行歐元之後,2004年各國「擁歐派」在羅馬的高峰會議中,士氣如虹地簽下「憲法條約」(Constitutional Treaty)時,可說是歐盟整合史上的最高峰,結果該條約便曾被荷蘭和法國的公民投票給予否決,以致胎死腹中(參見怎麼盟第5期)。近幾年來,希臘債務數度的風波、南歐各國一再違反歐元國財政政策的紀律、以及最近發生的難民潮等,都讓荷蘭民眾的心裡產生對歐盟的懷疑和戒心。
  5. 荷蘭去(2015)年通過一項新的公投法,允許人民得以用公投方式來表達對新的法律或條約的意見,供國會諸公於立法或批准條約時參考。今年4月初,《疑歐派》便引用這部新法對國會是否應批准歐盟和烏克蘭間的《準會員協定》進行公投,結果雖只有總投票人數32%的人出來投票(公投有效的門檻為30%);但投進票箱的票,卻有61%的人反對國會批准是項協議。雖然投票的結果沒有拘束國會議員的效果,只能供參考;然而一葉知秋,荷蘭民眾不滿歐盟表現的人數,似已不斷地在攀高。
  6. 執政黨VVD歐洲事務的發言人Anne Mulder含蓄地向金融時報的記者表示:「大多數荷蘭人的心理都明白,歐盟和我們餐桌上豐盛食物間的關係。」;她認為荷蘭的「疑歐派」仍然心向歐盟,只是對「擁歐派」人的作為沒有信心而已。假如歐盟能專注在打開盟內外市場的經濟事務上,少談一點政治上的整合, Mulder認為歐盟必定能抓住荷蘭人的心。
  7. 英國脫歐不幸成真時,對荷蘭來說,將是個令人震憾的新局面。因為英國不但是荷蘭極為重要的貿易、投資的夥伴,英國也是荷蘭、丹麥和瑞典等在歐盟內反對集權化和主張自由市場經濟的龍頭。英國離開後,這些聲音在歐盟內會大大的弱化,此後歐盟的走向將讓這些小國擔心不已。

 

 

 

 

 

出處:Yahoos暨各公司網站

編撰: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王秘書利桐,2016/5/30

2016年第1季在荷台商營收15

單位:新台幣億元

名次 公司名稱 Q1 成長率

%

2016 2015
1 鴻海 9,578.74 10,143.24 -5.57
2 和碩 2,560.20 2,742.63 -6.47
3 台積電 2,034.95 2,220.34 -8.35
4 緯創 1,346.95 1,506.26 -10.58
5 華碩 1,192.53 1,118.91 6.58
6 中華電 569.44 564.72 0.83
7 群創 564.17 1,001.57 -43.67
8 宏碁 563.15 680.96 -17.30
9 聯發科 559.05 475.36 17.61
10 台達電 476.07 432.02 10.19
11 華航 349.91 371.61 -5.84
12 長榮航空 349.06 333.74 4.59
13 聯電 344.04 376.49 -8.62
14 正新 293.73 288.83 1.70
15 長榮海運 285.69 352.87 -19.04

 

 

 

 

 

 

出處:Yahoos暨各公司網站

編撰: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王秘書利桐,2016/5/30

2016年第1季在荷台商盈餘15

單位:新台幣億元

名次 公司名稱 Q1 成長率

%

2016 2015
1 台積電 647.81 789.89 -17.99
2 鴻海 275.76 303.85 -9.24
3 中華電 116.67 104.18 11.99
4 兆豐金 76.53 82.05 -6.37
5 華碩 54.11 49.11 10.19
6 聯發科 43.62 72.25 -39.62
7 和碩 41.05 63.27 -35.12
8 正新 40.29 32.62 23.51
9 台達電 38.86 38.65 0.54
10 華航 14.63 18.50 -20.88
11 微星 11.54 9.48 21.68
12 長榮航空 10.67 20.12 -46.96
13 巨大 8.54 9.47 -9.76
14 技嘉 5.42 4.23 27.90
15 中鼎 4.67 4.22 10.82

 

 

 

 

 

 

出處:Yahoos暨各公司網站

編撰: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王秘書利桐,2016/2/1

2015年在荷台商營收15

單位:新台幣億元

名次 公司名稱 年份 成長率

%

2014 2015
1 鴻海 42,126.43 44,830.95 6.42
2 和碩 10,197.50 12,136.05 19.01
3 台積電 7,627.93 8,434.97 10.58
4 緯創 5,920.17 6,232.75 5.28
5 華碩 4,773.88 4,722.80 -1.07
6 群創 4,286.43 3,641.32 -15.05
7 宏碁 3,298.15 2,634.89 -20.11
8 中華電 2,266.04 2,317.93 2.29
9 聯發科 2,130.63 2,132.55 0.09
10 台達電 1,906.30 2,034.40 6.72
11 華航 1,498.35 1,450.40 -3.2
12 聯電 1,400.14 1,448.30 3.44
13 長榮航空 1,330.95 1,371.68 3.06
14 長榮海運 1,442.62 1,338.90 -7.19
15 陽明海運 1,349.05 1,275.53 -5.45

 

 

 

 

 

出處:Yahoos暨各公司網站

編撰: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王秘書利桐,2016/5/23

2015年在荷台商盈餘15

單位:新台幣億元

名次 公司名稱 年份 成長率

%

2014 2015
1 台積電 2,693.22 3,065.24 16.14
2 鴻海 1,305.34 1,468.66 12.51
3 中華電 386.21 428.05 10.83
4 兆豐金 302.58 294.17 -2.78
5 聯發科 463.97 259.58 -44.05
6 和碩 146.58 238.11 62.44
7 台達電 206.98 187.15 -9.58
8 華碩 194.70 170.97 -12.19
9 聯電 121.41 134.48 10.77
10 正新 212.71 127.76 -39.94
11 群創 216.76 108.15 -50.11
12 長榮航空 13.06 64.36 392.80
13 華航 -7.51 57.63 867.38
14 巨大 41.12 38.43 -6.54
15 微星 30.13 37.06 23.00

 

 

 

 

 

 

期間:2016/05/17– 06/02

編譯:駐荷經濟組譚培.沈建一

本期總經要聞

  1. 荷蘭小企業的營收加速成長荷蘭會計師公會(SRA)經研析5,300家,年營收在1千萬歐元以下的企業報表發現:去(2015)年這些小企業的營收總額約80億歐元,年平均營收較前(2014)年成長了1%,超越前年的3.9%。

荷蘭中小企業協會(MKB)發言人表示SRA的研究結果,與該協會的認知相符。他說:「中小企業持續地復甦,當然是個好消息。前一陣子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只有做外銷的中小企業有成長,如今做內銷的小企業也接下成長的棒子。」。

上週中央統計局(CBS)才公布荷蘭Q1的GDP,成長0.5%;這是荷蘭經濟連續8季的正成長,所以企業對未來的信心也創近4年半來的新高,而且樂觀的氣氛幾乎是遍及各行各業。去年荷蘭的GDP成長了2.0%,而這些小企業的營收成長,超過整體經濟的成長幅度。此外,同年的失業率下降、消費支出增加、商業活動增加、以及破產件數也減少。

SRA董事Fou-Khan Tsang表示:「荷蘭的經濟雖全面回暖;但行業間仍有顯著差異,例如:建築業和娛樂業很熱,而醫療照護業和物流業則比較冷。」。鑒於小企業在經濟不景氣時,受傷嚴重;因此景氣回暖的初期,不會大家都好。所以有些行業的公會對未來的評估,仍是審慎小心。皇家餐飲公會(koninklijke Horeca Hederland)就表示:雖然有些業者的營收衝得很高,但全體餐飲業的營收,仍處在衰退的狀況。

MKB的發言人認為今明2年(2016-17),就整體中小企業而言,都會是個好年,因為中小企業的營收和國內經濟息息相關,只要國內消費增加、或房地產的景氣熱絡,中小企業都將獲益。(取材自2016/05/17,Financieele Dagblad頭版。)

  1. 荷蘭臨時工人數持續增加荷蘭中央統計局(CBS)頃公布的數據資料顯示:荷蘭今(2016)年第1季(Q1)臨時工(或稱彈性工時,以臨時契約聘雇者。)的人口計有170萬人,占所有就業勞工總人口數的25%,2年前,此一勞工數為160萬人,故荷蘭臨時工的人口數持續增加。

以臨時工方式聘用的情況在各年齡層,都呈現成長趨勢,其中以25歲以下的年輕人,增幅最高。任職於CBS的Tanja Traag表示:「企業越來越愛用臨時工,例如:有季節性的工作、代理請病假或懷孕假的員工,當然還包括部份的專業工作,都有臨時工的需求。」

CBS的統計顯示:原臨時聘用的員工,轉正為永久契約員工的比率,也略為提高;2年前,有11%的人後來拿到永久契約,而Q1則增為12%。(取材自2016/05/18,NIS News Bulletin。)

  1. 公司適用創新減稅的規定趨嚴荷蘭財政部政務次長Eric Wiebes頃宣布:公司申報營利所得稅時,原得以適用「創新優惠(Innovatiebox)」的規定,將依國際協議於短期內修正,今後公司申請適用此一規定的條件,將轉趨嚴格。

荷蘭現行營利所得稅採2欄稅率:20萬歐元以下,課徵20%;超過20萬歐元的稅率為25%。但經由在荷蘭境內研發出的成果所獲的利潤,則依法可享受5%的「創新優惠」稅率,即俗稱Innovation Box的優惠。如今G20(20經濟強國)為避免各國政府間,競相利用此類規定不當地爭取國外的直接投資,已採納OECD建議的改善措施以避免濫用此一稅務優惠,故荷蘭的相關規定必須跟著修正。

自明(2017)年1月1日起,大公司若要申報Innovation Box的優惠稅率,光是檢附《經濟部企業署》(RVO)出具在荷蘭境內投資研發,所謂的(S&O)證明書是不夠的;大公司還得提出是項創新所得,確實是來自荷蘭研發所獲得的專利權、種苗權、或其他的專屬權才得享有5%的優惠稅率。但是年營業額不超過5,000萬且創新所得不超過750萬歐元的公司,仍只要持RVO出具的S&O證明書,就可申報5%的稅率。(取材自2016/05/20,NIS News Bulletin。)

  1. Eindhoven(苑裡)市長即將換人:Brabant(布拉邦)省Eindhoven(苑裡)市的市議會頃決定推荐自由民主黨(Volkspartij voor Vrijheid en Democaratie,VVD)的John Jorritsma為下任的市長,新市長的任命仍有待內閣和王室的批准。現任隸屬工黨(Partij van de Arbeid,PvdA)的市長Rob van Gijzel將於9月間任滿離職。

Jorritsma君現年59歲、已婚,目前為Friesland省現任省長,由於他先前擔任過布拉邦省發展局 (Brabantse Ontwikkelings Maatschappij,BOM)的局長和Cranendonck市的市長,所以對苑裡市的人對他並不曾感到陌生。

市議會表示:「本議會所推荐的這位市長人選,是位多面向且處事充滿熱忱的人,他會在這個重要的位置上帶領我們,他有決心盡他最大的努力來促進大苑裡地區的發展。」(取材自2016/06/02,NIS News Bulletin。)

 

 

 

 

 

 

 

 

 

期間:2016/05/19 -26

編譯:駐荷經濟組譚培.沈建一

 

本期個經要聞

  1. 阿姆斯特丹調查Airbnb對房價的影響:美國Airbnb共同創辦人Nathan Blecharczyk日前在接受荷蘭財金日報(FD)的專訪時表示:「我們公司的業務成長實在太快速,目前已在全球34,000多個城市營運,而在不同的城市,往往會遭遇不同的狀況;所以對我們來說,幾乎不可能和各類問題的利害關係人逐一來說明,Airbnb會如何解決像對住宅區造成的滋擾、不公平的競爭、或付稅的問題。不過我們會儘最大的努力,請大家能夠諒解。」

荷蘭報紙Het Parool於5月18日就曾刊出一篇批評Airbnb的報導,依據該報導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已委託相關機構進行研析,阿市政府想確認Airbnb是否會對房價產生推升的效果,若確實有推升房價的效果時,有些團體就會希望政府能對Airbnb的營運,再加適當的限制。

Blecharczyk創辦人強調,Airbnb會嚴肅地看待該公司營運對地方帶來的衝擊,並希望與當地政府一起合作來解決問題。他說:「我們不會迴避問題的討論,我們一直努力地讓各地相關的單位,認為Airbnb是個可信賴的夥伴;不論是稅務或治安的問題,都是Airbnb應負的社會責任。」

美國和歐洲的許多城市為減少Airbnb對鄰居引起的滋擾,都不約而同地加強這類臨時租房的規定,例如:柏林規定自本(5)月起,凡是透過Airbnb出租房屋的人都需要登記並獲得許可,沒有獲得許可者,僅能出租個別房間,不准將整個住處出租,而且房東本人也必須同時住在裡頭。規定一公布,Airbnb在柏林的供給馬上減少1/3以上。此外,Airbnb的發源地--舊金山,以及落杉磯或芝加哥等美國城市,也都相繼採取一些相關的限制措施。

2年前,阿姆斯特丹是美國以外第一個和Airbnb達成稅收和防止滋擾鄰居協議的城市,阿市的居民每年最多可將房子出租60天,房客一次不能超過4人;而且從去(2015)年開始,Airbnb也幫忙市政府代收旅遊稅。

Blecharczyk創辦人在專訪時,就曾舉阿姆斯特丹的協議為例。他說:「我們正積極地與數百個城市合作,其中與我們合作最久的城市,很多都在歐洲,例如巴黎和阿姆斯特丹;Airbnb每年帶給阿市約550萬歐元的稅收,而這些合作關係和對話也都一直持續地在進行中。」(取材自2016/05/19,Financieele Dagblad頭版。)

  1. 荷蘭造船業在不景氣中逆勢成長:依據《荷蘭海運技術協會》(Netherlands Maritime Technology)年報顯示:去(2015)年荷蘭造船和相關供應鏈產業的總營業額為82億歐元,較前(2014)年成長4%或7億歐元;就業人口數31,000人,約與去年同。其中670多家供應鏈的總營業額達42億歐元,占本產業的51.2%。

該協會表示去年全球造船相關產業,可說是籠罩在凄風苦雨中,業界彌漫著焦慮和不安。因為低油價迫使大多數規畫中的離岸海事工程停擺,海運界則因貨櫃輪過多,運費殺得大家都不敷成本。此外,中國、南韓、巴西和美國則紛紛採取各類措施來保護自己的相關產業。

協會主席Hans Hoorneveld認為在此一不利的客觀環境下,荷蘭業者的表現真是可圈可點;他預計今(2016)年對荷蘭來說,仍將是個令人振奮的一年。因為相關的供應鏈廠商還有一些過去留下來的長期訂單可做,然而今年的工作將會越做越少;不過荷蘭打造全球最大遊艇的產業,仍然生意興隆,相關的供應鏈廠商自然也隨之受益。(取材自2016/05/23,NIS News Bulletin。)

  1. Philips ASML投資新創企業:Philips、ASML、ABN AMRO銀行和其他苑裡(Eindhoven)地區產官學組成的《苑裡初創聯盟》(Eindhoven Startup Alliance)計畫在未來5年間,形成新創風潮。其中Philips和ASML將於Brabant省內,至少投資培育20家科技新創公司。

《苑裡初創聯盟》的發言人表示:投入本培育計畫的資金總額不少,除了資金的支援外,新創企業還可以從該聯盟的成員中,獲取寶貴的經驗、技術和人脈。若初創公司有好的發想,苑裡的高科技園區(High Tech Campus)將提供實作場地和相關的資源,讓這個好的發想能夠於6個月內,成為市場上的新產品。

《苑裡初創聯盟》希望在2020年時,至少能成立100家高科技的硬體公司,其中20-30家應會成為高速成長的公司,並且為苑裡地區創造數百個新的就業機會。(取材自2016/05/26,NIS News Bulletin。)

 

 

 

 

 

 

 

 

 

 

 

食尚人生

 

卡在異鄉無奈的環境裡

漠然收起原有優雅身影

隱埋於流動市集的廣場

販賣那來自故鄕的食尚

 

以一人一口的相傳流頌

勾引荷蘭人味蕾的悸動

台灣味呀來嚐台灣古味

三五歐地豐潤我的窘匱

 

散集時獨自拖著攤車去

夕陽映著我的美我的夢

遠嫁荷蘭是自挑的情份

明日再入紅塵翻滾此生

 

沈      建     一

2014年6月12日.海牙

 

註:當週為荷蘭長假期,是日獨自在海牙Scheveningen海邊廣場的臨時市集閒逛,巧見以「台灣食尚」為名的小吃攤車,由兩位受過高等教育的華人美少婦主廚,與之閒聊有感,記之。

 

 

 

本刊宗旨和聲明

 

  1. 我國商人實為「台灣奇蹟」最重要的推手,他們長期在艱困的環境下奮鬥、茁壯,逐漸成為全球知名的企業;他們的努力除了帶給自己財富外,也帶來台灣社會長期的經濟繁榮,值得國人敬重。目前台灣企業在荷蘭投資設點者,約有200家左右,且絕大多數為我國上市櫃公司,而派駐來此、或被荷商聘用來此的人,都有很高的專業智能和流利的英文能力,他們以荷蘭為基地並在歐洲各國市場征戰。
  2. 荷蘭和台灣一樣都曾有很艱困的環境,但對社會主義的實踐程度,卻有很大的不同。這裡領最低工資的人要繳5%的所得稅,中上階級繳納最高52%所得稅的人,比比皆是;而花可支配所得時,除食物外的貨品及服務,須再繳21.5%的消費稅。所以這裡的政府很「夠力」,手上握有許多資源,在人民食衣住行育樂和醫藥方面,執行著龐大的「所得重分配」工程。此外,勞資關係和我國相比,也很不同。凡此總總,均讓習慣自由經濟思維的台商,來此後得重新學習、適應。
  3. 荷蘭是個法治國家,政府執行龐大的「所得重分配」工程時,得先有法律授權、再依法行政。然英語在荷蘭雖可通行,卻非官方語言,所以荷蘭龐雜的法令體系和日常所見全是建立在荷文基礎上。在荷台人雖英文流利,卻往往囿於業務繁忙,而疏於學習荷文。因此凡涉及經營企業的法令問題,大都逕向當地會計師或律師洽詢;然專業詢答所費不貲;且時因兩國制度、思維和文化相距甚遠,導致溝通不夠精準,而影響詢答效果,進而影響業務推動。因此如何增進台商對荷蘭與歐盟經貿環境的認識,讓渠等能更加順暢地推動業務,繼而增強我對歐洲的貿易力度,便成為關心台歐經貿關係人的重要課題。
  4. 有鑒於此,本組認為協助台商建立一套有參考價值的中文資料庫,應是可行之道;但要建立有系統、對每一行業都有用的資料庫,談何容易。於是本組決定自今(2015)年起,將平日業務收集的荷文或英文經貿動態、財經資訊或法令等,酌予消化後,擇要以中文逐一解析,而每彙集8-9則便發行1期電子報,e給需要的在荷台人、以及關心台荷、台歐盟經貿關係的國人參考,希望以涓滴成流、聚沙成塔的方式在1-2年內,讓收閱的人能於累積足夠的資料量後,再各自按自己的需求分類整理成有用的資料庫。
  5. 本刊係利用政府編制內資源以及依職權範圍編撰的開放型期刊,屬贈閱性質;故歡迎索閱、或無償性的張貼、轉寄、或主動提供資料和意見。而刊物內凡涉及觀察、評析或感想的內容,均係執筆人個人的意見,其目的或在提供該則資訊的背景資料、或在協助讀者了解、比較不同的思維或現象、或為增加刊物可讀性等,不一而足;但完全與我政府任何的官方立場無關。另索閱者提供之姓名、e-址或公司聯絡資料係供寄送本刊物為目的,同時並受我國個人資料保護法之保護,謹此聲明

 

 

[1]如想了解本刊宗旨,請參閱底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