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標準報」(der Standard)日前專訪我僑商陳鳳美女士(德文姓名Carol Urlauf-Chen,本文以下簡稱陳女士),報導其早年拯救瀕臨破產奧國品牌KTM自行車(以下簡稱KTM),徹底整頓進而改造成為傑出企業之艱辛歷程:另述及該公司管理階層世代交棒情形,以及未來經營方向等。謹將該公司背景資料及奧媒訪談重點摘要如後。
- KTM自行車公司背景資料:成立於1953年,總部位於上奧地利邦小鎮Mattighofen,目前擁有400名員工,年營業額逾2.2億歐元,數年前曾獲奧國聯邦經濟部頒發最佳中小企業獎。陳女士前夫Hermann Urkauf (U氏)於1991年買下破產之KTM車輛暨製造公司(Motor und Fahrzeugbau AG)中之自行車部門,並將其命名為KTM自行車公司(KTM Fahrrad GmbH)。惟5年後該公司再度面臨破產局面,來自台灣的陳女士力挽狂瀾,自前夫及其家族手中接管KTM,自1997年起獨資擁有該公司。2018年1月起陳女士將經營權交棒予女兒Johanna Urkauf。另當時KTM車輛暨製造公司之原KTM摩托車部門係由另一奧商Stefan Pierer收購,並改名為KTM運動摩托車公司(KTM Sportmotorcycle GmbH ),總部設於奧地利第二大城Graz近郊,亦成功營運至今且規模更勝KTM自行車公司。
- 奧媒提問:陳女士自KTM第一線領導職位退休後之新工作與生活如何安排? 陳女士回答:KTM雖已交棒由女兒Johanna經營,但仍盡可能在各方面支持她。目前僅偶而去辦公室,其餘時間多用於休閒活動如打高爾夫球、騎自行車以及園藝等;此外,仍抽空前往巡視KTM位於亞洲及捷克子公司。
- 奧媒提問:KTM前於捷克設廠生產入門級車型,而奧地利總部業績仍然成長。您對推動自動化生產與前往國外設廠是否影響原來員工就業機會之看法如何?陳女士回答:KTM的生產策略係因地制宜。以入門級車型為例,如在人工成本高的奧地利Mattighofen(KTM總廠)製造,則不符合公司利益。奧地利適合生產高品質、高單價自行車,所以近年推出的電動自行車生產線就是留在奧國總廠。KTM自行車有200多種車型,奧地利廠主要以手工生產為主,因為車種多,人工反較全自動化有彈性,可快速轉換生產線。自動化生產也不錯,只要與人工搭配得宜,促進企業整體業績成長,應可創造更多就業機會。KTM就是不錯的例子,公司業績平均每年成長達10%。
- 奧媒提問:1991年您前夫U氏以3,500萬先令(2004年奧地利使用歐元前之幣值,當時1歐元約兌換13先令)買下KTM腳踏車部門,而另一奧商則以3,000萬先令買下KTM摩托車部門(即現今之KTM摩托車公司,2017年營業額達15.3億歐元),您覺得這個交易划算嗎? 陳女士回答:前夫家族經營自行車買行業已有50 多年歷史,且自80年代即成為KTM自行車經銷商,前夫個人崇尚自行車運動,且KTM品牌當時在業界已頗有名氣,因此渠不顧家族及我的反對,買下這個奧地利人認為的「夕陽產業」,當時家人皆對自行車前景持懷疑態度。KTM自行車公司成立5年後,該公司再度面臨破產危機,在眾人皆不看好且無人願意承接狀況下,我接下這個爛攤子,原因係不認輸,不願看見公司倒閉,員工失業。
- 奧媒提問:您如何挽救危機?陳女士回答:我來奧地利之前,在台灣雖曾在自行車業界從事國際貿易工作多年,但前夫卻不讓我參與KTM公司業務。自我接手經營後,運用以前在台灣之人脈,尋求資金與材料之奧援;在人生地不熟情況下,與奧地利銀行協商債權與資金周轉問題等,逐一解決諸多困難。在自行車框架製程方面,KTM原先多用管圈連接車體各部分,而我則引進新的焊接法,惟新製程與工法須改變所有設計及生產線、重新訓練員工等,總之是一大挑戰。
- 奧媒提問:電動自行車已成為貴公司主力之一,惟近年來中國大陸出口廉價電動自行車,對您造成嚴重威脅嗎?陳女士回答:6年前中國大陸電動自行車進入奧地利市場時,售價699歐元搶占不少市場,惟現在市面上已罕見中國大陸製E-Bike,奧國消費者發現多數經銷商對這些廉價產品無法提供維修保證,因此寧願購買品質較高之1,999歐元之入門電動自行車款。不少歐洲進口商倉庫仍有一堆滯銷陸製電動自行車至今乏人問津。
- 奧媒提問:近年中國大陸產品鋪天蓋地,甚至自製汽車已漸成氣候,並擬大舉進軍歐洲市場,貴公司則選擇前往中國大陸發展,您未來計畫如何?陳女士回答:KTM在中國大陸的發展是步步為營,慢慢擴張。雖然過去三年自行車產業之景氣在當地市場不是很好,但KTM的優質產品有一定的消費群,例如KTM售價約7,000歐元的碳纖自行車特別受歡迎。中國大陸富人不少,我們計畫穩紮穩打,建立知名度,逐步擴張市場。
- 奧媒提問:傳言有人想收購您的公司, KTM摩托車的老闆Stefan Pierer是否為其中之一?貴公司目前營運狀況如何?陳女士回答:雖然退居第二線,但我會將經驗及知識傳予下一代,並無出售公司之計畫,亦從未向Stefan Pierer先生提出出售公司之事。KTM自行車近年來營運狀況一直不錯,只是勞動力不足問題難以徹底解決。可能奧國經濟回溫,工作機會增多,受過良好訓練之人力資源成為企業爭相聘請之對象。
- 奧媒提問:不少企業抱怨政府育才政策失當,技職培訓質量無法提供產業足夠人力資源,另現行工時規定亦不夠彈性,有礙企業發展,您的看法如何?陳女士回答:我認為教育須培訓不同層次之人才,全部人力資源都培養成高學歷不切實際,亦非企業界所需。對於現行工作時間規定,我認為一天10小時已足夠,本公司無論在辦公室或生產線皆無工時不夠彈性之問題。
- 奧媒提問:您中文名Fong-Mei(鳳美)意義為何?陳女士回答:「Fong」(鳳)係鳳凰鳥、「Mei(美)為美麗。有人認為我將KTM起死回生,就像鳳凰從灰燼中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