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公布的2026年QS世界大學排名,儘管澳洲多達七成的上榜大學排名下滑,整體仍被評為全球第五佳的高等教育體系。在澳洲36所入榜大學中,有9所躋身世界百大。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排名第19,續居全澳最高;新南威爾士大學(UNSW)與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則分別列第20與第25名。尚未正式啟用、由阿德萊德大學與南澳大學合併成立的新阿德萊德大學(Adelaide University),首度進榜即排名第82,展現整合後的潛力。
不過,這份排名同時也是對澳洲高教體系的警訊。報告指出,全球高教競爭加劇,亞洲中等收入國家的大學快速崛起,逐步挑戰傳統英語系國家的主導地位。香港、馬來西亞、越南、台灣與泰國等地的大學整體表現穩步上升,中國與印度的研究型大學也持續擴大影響力,國際化程度與學術聲譽同步提升。QS執行長Jessica Turner指出,這些國家之所以能快速躍進,與其明確的政策導向與資源投入密切相關。
在評比指標中,澳洲大學在「學術聲譽」與「雇主聲譽」方面普遍下滑。其中,36所澳洲上榜大學中有28所在雇主評價得分下降,顯示用人單位對澳洲畢業生在職場關鍵技能(如溝通力、抗壓性與情緒智商)的信心減弱。此外,澳洲平均師生比落後於主要競爭國如加拿大(20.9)、英國(26.7)與美國(37.1),教學資源壓力日增。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戰略顧問兼QS排名委員Angel Calderon認為,聲譽滑落是多年間積累的結果,而非單一年份的波動。他呼籲澳洲大學更積極回應全球變局,透過改革教學模式、提升研究產出與學生支持,重建國際競爭力。他直言:「我們正面臨高等教育全球變革的加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學生雖持續成為澳洲大學的重要收入與研究資源來源,但相關政策的不確定性,正對其吸引力造成潛在風險。預計自7月起,學生簽證費將調升至2000澳元,引發各界關注;加上移民與住房問題引發的政治爭論,也讓國際學生被視為政策討論的代罪羔羊。QS執行長警告,這樣的氛圍恐削弱澳洲作為國際教育首選地的形象。
八校聯盟(Group of Eight)執行長Vicki Thomson指出,雖然澳洲高教體系整體仍具韌性,但在全球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缺乏穩定政策與研究資金支持,將削弱澳洲的國際地位與未來發展潛力。她強調:「我們仍是世界前五的高教體系,但這一地位並不保證會永遠維持。」
在全球競爭白熱化之際,專家普遍呼籲政府必須加速改革與投資,提供更具前瞻性與穩定性的政策環境,才能讓澳洲高等教育在新一輪全球排名競爭中重新站穩腳步。
資料來源
2025年6月19日,QS Top Universities,https://www.topuniversities.com/world-university-rankings?items_per_page=100
2025年6月19日,The Australian,https://www.theaustralian.com.au/higher-education/australian-universities-drop-in-rankings-as-institutions-across-asia-climb/news-story/10156b903063db770308074055588ad2
2025年6月19日,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https://www.smh.com.au/education/wake-up-call-as-australian-universities-slip-in-world-rankings-20250617-p5m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