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asmus for all」是一項由歐盟執委會於2011年11月23日所提案,橫跨教育、訓練、青年、以及運動等領域的新計畫,以因應歐盟日前通過有關提昇境內經濟成長率、以及就業率的「EU 2020」策略。本項計畫草案目前正由歐洲理事會(27個會員國)討論中,最後將由歐洲議會作出最後決議。
同一計畫框架以簡化行政手續並提高國際認知度
本項提案的重點,在於將現有的歐盟以及國際相關教育、訓練、青年以及運動等相關的七項計畫,放置於同一計畫框架中,以期增進推動效率與計畫認知度;使申請補助更為簡便,減少重複或過於瑣碎的程序;另外使用單一計畫名稱「Erasmus」,也期避免稱呼上的混亂,並同時提高計畫的國際認知度。本項計畫預計於2014年開始施行。
原推動諸項計畫重點不變
經由計畫的施行,有關國際移動與合作的機會將大量提昇。更多的資金將挹注於:(一)高等教育、在職學生、教師、與青年工作者於不同國家中的學習、訓練、教學、以及志願服務等活動;(二)各教育訓練、青年機構的夥伴合作及實務分享;(三)與企業界合作以推動創新與提昇就業;(四)支持可連結學校與其它學習提供者之線上平台,例如e-twinning等。
在現行的終身學習計畫(Life Long Learning Programmes,包含Erasmus、Leonardo da Vinci、Comenius、Grundtvig四項計畫)、青年行動(Youth in Action)、與其他國際合作方案(Erasmus Mundus、Tempus、Alfa、Edulink 4項計畫及與工業化國家的合作方案)繼續運行之前提下,本項新計畫另提出兩項全新提議:(一)幫助跨國碩士學位的貸款保證提案;(二)設立400個知識聯盟(Knowledge Alliances)與產業技術(Sector Skills Alliances)聯盟。
總體而言,本項計畫將會繼續支持三項主要活動:(一)歐盟境內與境外個人之學習與訓練機會、教學與職業發展;除拓展歐盟居民至境外交流機會之外,非歐盟居民也可至歐盟進行相同的學習、訓練與教學活動。如此並可提高歐盟高等教育對境外優秀人才之吸引力,並在同時支持歐盟境外之高等教育發展;(二)教育機構與青年組織、企業界、地方機關以及非營利組織間之合作;以此推動教育訓練、青年活動之實務創新、提升就業率、創造力以及創業等;(三)支持歐盟會員國相關政策改革或更新,以及與非歐盟會員國間之合作;尤以加強實務政策制定、及交流為要。政策更新或改革範疇,包括歐盟政策透明化實施、跨國研究、以及特定政策進程如波隆納(Bologna Process,高等教育)以及哥本哈根宣言(Copenhagen Process,技職教育與訓練)等。
新增之兩項方案
有關跨國碩士學位貸款保證提案,主旨針對歐盟會員國非在本國研讀碩士學位之學生提供貸款。
有關知識與產業技術聯盟的成立,於知識聯盟方面,主旨為推動高等教育機構與企業界之大規模夥伴合作方案:藉由提供新學習機會與資格認證,以期推動創造力、創新、以及創業等。至於產業技術聯盟方面,主旨則為推動教育訓練機構與企業間之合作,藉由設置個別產業所需技術為課程重點,以及有關技職教育與訓練的創新模式,以期提昇就業率。
計畫參與國家
「Erasmus for all」計畫是針對歐盟會員國、冰島、挪威、瑞士、與歐盟會員申請國;非歐盟會員國,尤其歐盟範疇的鄰近國家,也將受惠於本計畫推動跨國學習與訓練的相關提案。
計畫主要數據(節錄) 總預算
190億歐元(18億為國際合作資金)
移動機會
500萬人
高等教育
220萬名學生
教職訓練員工移動
100萬名教師及員工
在職教育學生
73萬5千名
知識聯盟
由2000所高等教育機構與企業界設立200個聯盟
產業技術聯盟
由2000所教育訓練提供機構與企業界設立200個聯盟
資料來源:歐盟執委會文教總署
http://ec.europa.eu/education/erasmus-for-all/index_e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