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經濟及商情摘要報告
2025年2月
駐厄瓜多代表處製作
(引用時請註明資料來源)
一、經濟:根據厄瓜多國家統計和人口普查局 (INEC) 稱,上(2024)年年通膨率為26%,與上年1月月通膨率1.35% 相比,全年下降1.09%。厄國已連續四個月月通膨率為負值。對月通膨率影響最大之產品和服務為住宿、水、電、瓦斯、交通、服裝及鞋類。
二、投資、貿易:
- 根據厄瓜多出口商聯合會(FEDEXPOR)統計,2024年厄國貿易順差達78億美元,創下美元化以來最高水準。此次順差主要係由非石油產業推動,出口額達 248.49 億美元,同時,因國內需求下降致進口額下降5%。儘管經濟和政治不確定性將影響對外貿易,但預計本年之非石油產業出口將溫和成長。
- 2024年美國為厄瓜多主要貿易夥伴,對美出口額為24億美元,較2023年相比下降5%。另厄對巴拿馬出口表現十分亮眼,出口額達62.86億美元,較2023年增長40.5%,已超越厄對歐盟(58.84億)及對中(50.89億)出口。
- 惠夜基港營運商Contecon於2月21日舉行厄瓜多出口中國新航線(惠夜基市-秘魯錢凱港-中國上海)揭幕典禮,其表示透過此航線將貨品運到中國之運輸時間將縮短為27天,為厄國開拓在亞洲之億萬商機。中國中遠海運拉丁美洲公司(Cosco Shipping Latinoamérica)於2024年9月抵厄推廣秘魯錢凱港,並由Contecon代表接待。
- 厄加(拿大)貿易協定:
- 厄加已完成第六輪貿易協定談判,該協定僅需厄總統Daniel Noboa及加拿大總理簽署即可進入國會審查階段。N總統在渠社群媒體發文宣布,厄加已敲定貿易協定,並強調其為國家歷史性之勝利。該協定開放具3,980萬消費者之市場,有助於促進厄鮮花、鮪魚、紡織品和鞋類等關鍵性產業之發展,並創造就業機會和新投資機會。該協定是由生產部主導談判,以確保農業等敏感產業得受到保護,亦將促進中小企業和電子商務發展以及就勞工和環境政策進行合作。
- 在厄政府及部分私企業歡慶兩國貿易談判結束之時,厄瓜多原住民聯盟(Conaie)卻表示強烈反對。Conaie認為該協定僅有利於礦業跨國公司,在無透明度和協商之情況下,讓厄關鍵生產部門面臨風險,並影響農民與社區福祉。對此,厄瓜多礦業商會(CME)回應表示,該協定並無採礦業之專門章節,且該領域之投資增長也非依賴此類協定之簽署,強調這是鼓勵兩國間貿易,而非鼓勵採礦之貿易協定。
- 厄中貿易協定:
- 厄國正準備向中國出口首批鮪魚罐頭,此為厄中貿易協定之一部分。受該協定影響,厄國鮪魚出口中國之5%關稅降為0%,惟對中國鮪魚進口厄國仍實施限制,禁止其以免關稅進口。儘管中國非厄國鮪魚出口之主要市場,然此係厄國出口多元化策略之一部份。根據厄瓜多出口商聯合會(FEDEXPOR)數據顯示,上年1月至11月,厄魚罐頭出口值為04億美元,收入增加25%,數量上升29%,主要出口目的地為歐盟。
- 厄中貿易協定自上年5月1日生效,在厄國動植物衛生管控中心(Agrocalidad Agencia de Contro Fito y Zoosanitario)領導下,植物檢疫程序取得進展,優先進入中國市場之產品包括藜麥、酪梨、藍莓和鳳梨,惟向中出口仍須經中國有害生物風險性分析(PRA)程序,爰尚無法確定前揭產品之入境日期。此外,厄國雞肉和乳製品等牲畜產品出口中國刻亦處於審查過程。至於中國對厄國之出口,雙方刻就梨子和洋蔥等產品進行談判。
- 2024年厄對中出口下降,上年出口額為89億美元,較2023年下降10.3%。其中對中國之非石油出口產品中,主要產品為白蝦,根據厄國水產養殖業協會(Cámara Nacional de Acuacultura)統計,該國對中白蝦出口額下降14%,總額為30.14億美元。白蝦出口下降之重要因素為,上年2月至6月初,中國海關總署因在白蝦中檢測出亞硫酸氫鹽超標而暫停9個厄蝦養殖場出口,此外自2023年中期以來,國際市場蝦價一直下跌。雖然厄對中總出口額下降,惟從中總進口額增加3.2%,達66.066億美元,意指厄對中貿易逆差超過15億美元。從中國進口最多的產品為汽車、電子產品、藥品、玩具和工業產品等。
- 厄墨(西哥)經貿關係:
- 厄總統Daniel Noboa於2月3日表示厄政府持開放態度與墨西哥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惟在此前將對墨西哥進口之產品課徵27%之關稅,並表示此貿易措施係為促進厄國產業發展並確保生產者得到公平對待。厄前總統Guillermo Lasso在位期間,厄墨已完成99%貿易協定談判,惟兩國政府於2022年12月決定中止談判,主要係因墨前總統Andrés Manuel López Obrador拒絕讓厄香蕉及白蝦關稅優惠進口至墨西哥。倘厄墨自由貿易協定無法簽訂,厄國將無法加入「太平洋聯盟」(Alianza del Pacífico)。
- 針對厄瓜多政府宣布對墨西哥進口產品課徵27%關稅,墨國總統Claudia Sheinbaum在記者會上表示,厄國進口僅占墨國總進口量4%,並排除採取報復之可能性。另根據墨政府統計,2024年墨國向厄國出口4.46億美元之商品,僅佔其出口總額的0.079%,兩國貿易順差為1.08 億美元。
三、金融:
- 厄瓜多國家風險指數長期以來居高不下,惟近一年來緩步下降,並於本年2月6日降至901點。然而本年2月10日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結果揭曉後,厄國家風險指數再次攀升至1,162 點。厄財經專家表示,國家風險指數上升反映厄政治的不確定性以及未來政府恐實行不利於民間投資之經濟政策和財政調整,導致投資者要求更高回報以承擔在該國投資之風險,亦反映厄政府不履行財務義務之可能性更大。
- 經濟財政部2月27日發表聲明表示,該部將組團赴美華盛頓與多邊組織舉行一系列會議,以討論厄國融資計劃之持續性以及尋找其他特殊融資來應對厄國遭遇之強烈雨季。代表團議程包括會見世界銀行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副行長、美洲開發銀行執行長(BID Invest)、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DFC)等。
- 厄瓜多銀行(BanEcuador)提供黃火龍果生產商高達10萬美元信貸額度,利率優惠14%及專門技術援助。該銀行與歐盟資助的「Next Ecuador」計畫建立戰略聯盟,以促進該水果可持續生產以供出口。BanEcuador稱該貸款是為促進亞馬遜地區此類水果生產商之成長和發展,促進可持續性認證,將農民與國際市場聯繫起來,進而增強該行業之競爭力。
四、產業資訊:
- 農業:瓜多香蕉出口商協會(AEBE)報告稱,本年1月厄香蕉出口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3%,相當於增加883,000箱。馬爾他、法國、西班牙等新出口國之出貨量彌補厄失去阿爾及利亞這個市場,此外厄對中國及俄羅斯之出口量亦大幅增加。歐盟仍是香蕉出口主要市場,佔32.61%,其次是俄羅斯、美國和中東。惟該行業刻正面臨後勤物流挑戰,如航運延誤和港口擁堵等,業已影響供應鏈。
- 汽車業:中國汽車品牌在厄國市佔率越來越大,2024年厄市場共有128個汽車品牌,其中中國汽車品牌就佔74個。根據厄瓜多汽車公司協會(Aeade)的數據,本年1月共銷售汽車8,240輛,其中2,571輛為中國品牌。排名前五的中國品牌為奇瑞(Chery)、長城汽車(GWM)、江淮汽車(JAC)、東風汽車(Dongfeng)和比亞迪(BYD)。。
- 花卉業:根據基多機場營運公司(Corporación Quiport)報告稱,截至目前為止,厄瓜多在本年情人節檔期共出口28,779噸鮮花,較上年同期之24,466噸相比增加7%。另根據統計,迄今已記錄534個載運鮮花之航班,較去年之487個航班增加9.6%,該等航班將鮮花運至中轉地美國和歐洲,嗣分銷到最終目的地。
- 貨運:厄國因貨櫃輪換中斷而面臨貨櫃缺少問題,鑒於來自亞洲和其他地區船舶較晚抵達,無法及時補貨,再加上貨櫃競爭激烈,航運公司優先選擇利潤較高航線,以致智利和南方共同市場國家等吸收大部分供應,更是增加厄國出口商運費成本。
五、電力問題:
- 厄國能源暨礦業部長Inés Manzano保證4月份不會出現停電或乾旱,並強調該國的水文狀況已有顯著改善,另在政府的努力下已恢復700兆瓦(MW)電力,其中500兆瓦來自火力發電廠,其餘來自Baba和Sopladora等水力發電廠。此外,作為水力發電關鍵的Mazar水庫水位已達到2,154.34公尺,超過去年的臨界水位。M部長稱上年4月停電係因「管理不善」所致,在實施改善措施後,目前的情況已大不相同。
- 厄瓜多能源部次長Fabián Calero表示,政府刻制定核能路線圖,計劃中長期將建造一座1,000兆瓦的核電廠,這相當於厄國高峰需求的20%,亦即該核電廠有能力滿足惠夜基市電力供應。根據該部介紹,政府核能計畫之準備階段從2024年12月至本年1月;第一階段從2月至5月,其中包括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的技術援助;第二階段將從本年5月至10月,預計成立負責此專案之單位;第三階段計劃於2026年實施,該核電廠預計於2029年開始發電,使用壽命為40年。
- 厄能源暨礦業部長Inés Manzano於21日表示,厄政府計劃到2030年將投資70億美元於水力發電,並稱政府刻透過非傳統可再生能源實現能源矩陣多樣化,在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及地熱能發電等三個領域進行投資。另M部長表示,厄政府已制定目標確保未來五到十年內讓採礦業成為厄國第二重要經濟部門,預計到2030年礦產出口額將達23億美元。伊並指出,2024年採礦之稅收已增加31.4%,並創造約120,000個直接和間接就業機會。
六、礦產及石油:
- 薩夏油田授予案:
1.厄經濟暨財政部(MEF)預計將發布財政報告以確定將位於60區的Sacha油田特許經營權授予一外國企業財團將有利於該國的經濟。該財團已確定為New Stratus Energy的子公司Petrolia Ecuador和中石化的子公司Amodaimi Oil所組成,其提案為在獲特許權後將立即向政府支付15億美元,並提議負責Sacha油田20年,投資額超過35億美元,另亦計劃在三年內將該油田產量提高到每天10萬桶,投資計畫為11.76億美元。惟此授予案缺乏公開招標而引發批評,能源業相關公會與組織譴責可能存在違規行為。
2.厄瓜多石油公司委員會(Cetrapep)表示支持能源暨礦業部將位於60區的Sacha油田特許經營權授予外國企業財團,在「厄瓜多石油公司」(Petroecuador)缺乏資源和明確的營運方向下,私人投資有助增加就業。基此,該委員會呼籲鑒於新營運商或為國際財團,工人薪資應與國際標準一致,而目前該油田共有600名工人。另厄經濟暨財政部(MEF)已於24日發布有關Sacha油田特許經營權之財政報告,待碳氫化合物招標委員會(COLH)25日開會對該報告進行分析後將做出最終決定。
- 厄瓜多國家石油公司(Petroecuador)本年完成第二次原油銷售,144萬桶Oriente原油出口合約授予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預期將獲得1.28 億美元。此批石油將於2月份分4批交付,每批36萬桶。本次招標邀請36家公司競標,並收到來自6家公司之報價,Petrochina以每桶3.91美元之差價贏得該合約。
七、勞工:根據厄國家統計和人口普查局(INEC)最新統計,厄國充分就業率為34%,意即僅有三分之一勞工擁有正式工作,每週工時40小時,並獲最低工資以上薪水。另就業不足率(意指工作時數較少或收入低於基本工資者)達20.6%,無償就業率為12.5%。
八、經貿財政人事異動:厄總統Daniel Noboa任命Luis Alberto Jaramillo為經濟暨財政部長(前為生產部長),任命Carlos Zaldumbide為生產部長(原為生產部對外貿易次長);任命Inés Manzano Díaz專任能源暨礦業部長,免兼環境部長;另任命María Cristina Recalde為環境部長,此前M部長為環境部長,並於上年10月開始兼任能源暨礦業部長。